8月29日上午,恰逢学校120周年校庆筹备之际,江西省2025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“头雁”项目畜牧(畜禽)产业专题班在我校开班。江西省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罗锋、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、该中心组织人事处处长李斐,以及我校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、全体“头雁”学员等80余人出席开班仪式。

仪式在国歌声中启动。刘木华代表学校致辞,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与底蕴,强调学校高度重视“头雁”培育工作,已精心制定培育方案、遴选授课及帮扶导师。他希望学员珍惜学习机会,力争学有所成,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为江西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。
动科院副教授梁欢作为帮扶导师代表发言,表示将依托学科与团队资源,搭建技术交流平台,聚焦学员产业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,实现双向赋能。庐山市恩农家庭农场学员蒲金桂代表全体“头雁”表态,将积极转变角色、严于律己,做到知行合一,把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,助力地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罗锋作动员讲话时指出,“头雁”项目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、推进乡村人才振兴、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与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。此次组织学员到江西农业大学学习,旨在为大家“充电赋能”“强筋壮骨”“展翅高飞”。他对学员提出五点希望:一是扛牢使命,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守好江西粮仓;二是潜心求学,练就过硬本领,激活特色资源;三是示范引领,带动“群雁齐飞”,推动产业融合;四是坚守绿色,擦亮生态名片,建设和美乡村;五是珍惜机会,严守校园纪律,展现“头雁”风采。最后,他以我校“团结、勤奋、求实、创新”校训勉励学员。仪式上,罗锋为班级授班旗,刘木华为学员佩戴“头雁”徽章及校徽。

据悉,我校已连续四年承担江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“头雁”培育项目,累计培育学员1141人。2025年,学校将继续承担畜牧、经作、农村电商营销、粮油四个产业专题班共320名学员的培育任务,严格按照“一个月集中授课、一学期线上学习、一系列考察互访、一名导师帮扶指导”的“四个一”要求,开展定制化、体验式、孵化型培育,确保培育工作落地见效。
撰稿: 陈木森 审核:万江文